
据路透社、法新社、彭博社等多家西方媒体报道,由中国、美国等40多个国家代表参与的乌克兰问题国际会议,在沙特阿拉伯落幕,会议没有发表联合宣言,但与会者同意展开进一步会谈。
可以说,这两个月以来,东西方国家很少能这样坐在一起,共同商讨问题,所以这次会议的召开在国际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。
尽管会议期间乌克兰问题未能取得明显突破,但另外一个意想不到的现象,却引起了不少国际媒体的关注,那就是在各大媒体发表的现场照片上,中美两国参会代表团,分列会议举办方沙特代表的左右两旁。
(相关资料图)
中美代表分坐沙特代表两旁
从这一细节可以看出,中美并立的局面似乎已经隐隐呈现,这不由的让人想起了,在今年6月份举行的“香格里拉对话”上出现的类似场景。
当时,新加坡方面将中美代表安排在同桌,新加坡下一代领导人黄循财坐在中央,中美防长则坐在两旁,期间美国防长奥斯汀越过席位,向中方打招呼,得到了礼貌回应。
这两场会议,有不少相似之处:
1,东西方很多国家,都派代表出席了会议。
中美防长香会握手
2,会议主题涉及重要大国,却是由第三方国家举办,在“香格里拉对话”上,中美博弈是焦点,但新加坡是主办方,“乌克兰问题国际会议”涉及俄乌冲突,但却由沙特举办。
3,这两场会议上,都因为中国的出场,变得更为引人瞩目。
这第3条,尤为值得一提。
中国代表在“香格里拉对话”上受关注,有个特殊原因。
中美关系
美国在对话展开前后,在南海、台海挑起事端,美国防长奥斯汀隔空向中国防长喊话,国际舆论都在猜测两人打照面后会发生什么事情。
相比之下,中国代表在“乌克兰问题国际会议”上受关注,则主要是因为中国的国际影响力。
在会议召开前,西方媒体就曾透露,有西方外交官称,会谈地点之所以放在沙特,部分原因是因为中国,西方国家希望沙特利用与中国之间的友好关系,说服中国出席。
沙特主办乌克兰问题国际会议
在中国政府表明,将派欧亚事务特别代表李辉出席会之后,乌克兰方面表现得特别激动,乌外长库列巴表示,这是“历史性的胜利”和“超级突破”。
由以上这些信息可以看出,在不少国家心目中,中国都是极具影响力的大国,中国在很多时候是和美国一起并称的。
那么这是否意味着,我们一觉醒来,国际社会已经接受了“中美G2(中美共治)”这个概念呢?
中美关系
所谓“G2”的概念,最早是由美国人于2008年提出来,当时美国金融危机爆发,美国想说服中国伸出援手,和美国“共治天下”。
鉴于中美两国之间的实力差距,中方领导人当时保持了谨慎的立场,虽然最后帮助美国渡过了难关,但没有接受美方提出的“中美共治”。
现在看来,美国当初并没有真心把中国当作平等的合作伙伴,“G2”的概念在当时是不靠谱的,否则的话美国也不至于一缓过气来,就连续推出“重返亚洲”、“遏制中国”等战略,更不会对中国发起贸易攻击。
特朗普发动贸易战
不过时过境迁,中国已不是当年的中国,美国也不是当年的美国,一连三届美国政府的遏华战略,都未能取得成功,反倒令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了有效维护。
到了现在,美国已经拿不出能快速见效的措施针对中国,不管美国人如何否认,都不能不接受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。
在中美两国实力此消彼长的同时,国际社会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。
美国挑动俄乌冲突
原来在国际上影响力仅次于美国的俄罗斯,陷入了俄乌冲突泥潭之中,强大的俄罗斯军队一夜之间丧失了威慑力,俄制武器在国际上的庞大市场,也因此不断缩小,再加上美欧联手制裁,俄罗斯短时间内无法恢复元气。
第二个因为俄乌冲突比较受伤的地缘政治势力,是欧盟。
在俄乌冲突之前,欧盟是欧洲实力最为强大的组织,在全世界欧盟的影响力也十分强大。
欧盟制裁俄罗斯遭反噬
但俄乌冲突爆发后,欧洲经济受到严重冲击,同时冷战僵尸北约趁机满血复活,盖过了欧盟的势头,如今欧盟的话语权也越来越小了。
另外传统的国际机构也日渐失灵,“七国集团”因为一味追随美国的立场,沦为小圈子俱乐部,“20国集团”因为西方国家不断杯葛,难以达成有效共识。
在这种局面之下,美国与中国的地位,就显得越发突出,从很多方面来讲,中美两国确实是当今世界上最为重要的国家,但是,对于“G2”的概念,还是保持谨慎为妙。
美国霸权
毕竟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,都是霸权起家,怀有管治全球的野心,美国千方百计的要遏制中国,就是因为认为中国也怀着和其一样的想法。
但其实中国不愿重复西方国家走过的老路,中国真正渴望的,是让所有人都能共同进步的“人类命运共同体”。
标签: